2022-12-13 文章來源: 點擊數:[]
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界面研究與認知詩學論壇(151期)學術活動于11月13日(星期日)晚上在騰訊會議線上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范祥濤教授做題為“新文科背景下外語人的學術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校趙永峰教授主持,我校眾多老師,博士生和碩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首先,范祥濤教授強調,新時代背景下文科人應該有使命與擔當,“我們做學術研究一定要服務于國家重大戰(zhàn)略,當個人的學術興趣與國家戰(zhàn)略不一致的時候,要放棄個人興趣。”隨后,范祥濤教授指出了文科建設新理念的來源以及定義:新文科是進行學科重組,文理交叉,把新技術融入到哲學、文學、語言學等領域。此外,范祥濤教授還介紹了新文科建設的總體目標和本質特征,強調了解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戰(zhàn)略對研究生的重要性。接著,范祥濤教授提出,在外語人面臨許多挑戰(zhàn)的當下,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做出學術轉型。總之,外語人在學術研究上要做到“關聯(lián)中國”四個字。在學科與中國如何關聯(lián)的問題上,范祥濤教授提到了八個重點方向并且總結道:外語人做研究和投稿需要打破局限,不要局限在外語類,要走出我們的圈子,帶著中國文化往外走。關于學科和專業(yè)如何轉型的問題,范祥濤教授指出,外語人需要換一種理念,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思維,換一個方法,換一個領域,換一種模式,并對以上概念做了詳細的闡釋。接下來,范祥濤教授就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和影響研究的主題,從傳播和影響兩個角度對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設性的思考。最后,范祥濤教授做出兩條總結:第一,新時代外語人要有新時代擔當,我們要關注國家需求;第二,鍥而不舍,終有所成。
講座結束后,趙永峰教授做出了精彩總結,用兩個關鍵詞形容了自己的感觸和體會。一是“時代擔當”,范祥濤教授指出了外語學院發(fā)展的痛點、堵點、難點。二是“情懷”,既有宏觀的理論又有接地氣的操作,體現了對青年學者的關懷。范祥濤教授也對“工科大學外語學院的生存之道,以及外語學院如何為學校服務”這個提問進行了精彩的解答,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指出了外語學院要堅持向“學科引領,特色發(fā)展,服務學校”的方向發(fā)展,與會師生收獲頗豐。至此,本次講座圓滿落幕。
主講人:范祥濤教授
主持人:趙永峰教授
在場師生
圖/文: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