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文章來源: 點擊數:[]
10月15日,應語言腦科學研究中心及川外學壇的邀請,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范琳教授在博文樓六樓報告廳舉行題為“任務類型和效價對晚期漢英雙語者情緒詞加工影響的研究”的學術講座。本次活動由語言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姜孟教授主持,我校眾多教師以及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活動。
講座現場
報告開始前,姜孟對范琳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范琳在心理語言學以及二語習得領域所取得的成果。
姜孟主持講座
范琳介紹了經典Stroop范式。她指出,經典Stroop范式即命名詞的顏色時,書寫目標字的顏色與目標字的語義之間產生干擾作用。隨后,范琳對于經典Stroop范式的發展歷程做了簡要梳理,并對其熱點問題做了闡述,如情緒Stroop范式、面孔-詞Stroop范式。接著,范琳分享了其所做的二語情緒詞加工ERP實驗的研究,她指出,中國英語學習者在進行二語情緒詞和中性詞顯性及隱性加工時,不同的注意力資源影響了詞匯的加工機制。最后,范琳分享了自己做研究的心得體會,并建議對該方向感興趣的同學厚積薄發,投身學術研究。
范琳教授作報告
姜孟作總結。他高度評價了范琳在二語習得領域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并勉勵各位同學潛心鉆研,學習范琳實驗研究的方法,力爭在學術上有所突破。問答環節中,范琳耐心解答了現場同學的提問。
現場互動交流
范琳教授的講座選題前沿,內容深入淺出,實驗設計科學規范,頗具感染力,令聽眾受益匪淺。本次講座加深了川外師生對心理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認識,開闊了眼界,同時也激發了學術熱情。
圖/文:語言腦科學研究中心 語言智能學院 川外學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