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2年11月2日晚上7點,北京大學副校長寧琦教授應邀為我校師生開展了題為“國別與區域研究的定位及其突破點”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由英語學院張旭春院長主持,全國各地兩百余人參與。
講座伊始,張旭春院長對寧琦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對寧琦教授的研究領域及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寧琦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俄語語言文學,同時關注俄羅斯問題研究及外語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張旭春主持講座
首先,寧琦教授介紹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學科屬性和學科內涵。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首次把國別和區域研究納入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標志其學科化的轉變,拓展了其學科邊界,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緊接著,寧琦教授談到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學科基礎。以特定國家或區域為研究對象,這一學科可分為四個維度:空間維度、歷史維度、文化維度、社會維度。這四個維度相互依存、相互交融,體現了國別與區域研究是一個多學科、跨學科的綜合領域。
寧琦教授作講解
其次,寧琦教授介紹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界限和定位。她表示,區域研究不能等同于國別研究,兩者有本質不同。區域研究的重點是針對構成整個世界的不同文明區域的文明根源、歷史變遷、相互關聯的跨學科領域;而國別研究是以現代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針對單一國家的語言、文化、政治、經濟、國際間的國際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領域。國別研究為點,問題研究為線,區域研究為面,以線連點,以點線帶面,構筑國別與區域研究的內在架構和邏輯,最終形成國別研究和區域研究的支撐和互補。
隨后,寧琦教授介紹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現狀和突破點。她提到了各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資源不平衡,人才儲備不足,培養模式單一等問題,表示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應避免與傳統的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研究及其人才培養的同質化。同時,國別與區域研究在學科特征上的不同也引起了寧琦教授的重視。因此,現狀研究理所當然成為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突破點,要深入理解一國或某個地區,提取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尋求解決答案,從而形成某種理論觀點或學說。除此之外,冷門絕學也成為了國別與區域研究的突破點,本研究涵蓋多個學科領域,包括多個研究方向,鼓勵根據學術興趣和學術積累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等研究。
寧琦教授倡導國別與區域研究必須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堅持基礎理論與現狀研究相結合、語言基礎與跨學科知識體系建構相結合兩條主線,以人才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探索建立以語言為基礎、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國際化國別與區域研究。
與會師生互動
講座最后,寧琦教授與在線師生進行了交流互動,詳細解答同學和老師們的問題。潘志高教授對講座做了精彩點評,認為此次講座將對川外未來的國別與區域研究產生引領作用。主持人張旭春院長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發言,并對寧琦教授的演講再次表示感謝。至此,本次講座完美落幕。
撰稿:吳妍
圖: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