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文章來源: 點擊數:[]
為慶祝四川外國語大學建校70周年,應四川外國語大學的邀請,我校85級校友徐德林教授在騰訊會議平臺作了一場題為“威廉斯研究在中國:遺產與債務”的線上講座。參加本次講座的校內外聽眾有200余人。
徐德林教授首先感謝學校的盛情邀請,回顧當年在川外求學的難忘時光并向所有曾經授予他知識,給予他人生啟迪的良師益友致敬。
徐德林教授的講座主要圍繞雷蒙·威廉斯的生平、文學和理論創作、國外的研究現狀以及中國的威廉斯研究現狀、不足和反思展開。徐教授首先簡單回顧了威廉斯的生平并指出他是新左派的杰出代表、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一位在文學創作、文化研究和電影研究方面均有所建樹的有機知識分子。在講解威廉斯的主要理論思想時,徐教授從關鍵詞著手,通過對文化唯物主義(CulturalMaterialism)和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等詞的梳理,較為精要地總結了威廉斯文化理論的主旨及其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徐教授簡明扼要地回顧英語世界威廉斯研究的重要代表成果及其主要特點,強調威廉斯研究中在其不同作品間建立聯系的重要性。通過上述由淺入深又由總體到局部的分析,他自然地過渡到威廉斯在中國的研究:中國早期的威廉斯研究起始于1980年代,主要聚焦于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及馬克思主義與文學的關系;自1990年代以來,隨著大眾文化開始進入中國,威廉斯研究也開始逐漸豐富起來,相關博士論文已有十二部之多。從已有成果來看,國內研究呈現出以下特征和不足:威廉斯研究的從業者主要來自中文系文藝學專業,來自外語專業的研究人員不多。正因如此,已有研究受翻譯支配嚴重。中國的威廉斯研究存在的不足恰恰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徐教授認為未來國內威廉斯研究的進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威廉斯與歐陸理論的挪用、威廉斯的戲劇理論研究、威廉斯的電影研究、威廉斯的小說研究以及威廉斯的整體研究。
隨后進行的提問環節,來自英語學院的老師及文化研究的研究生就威廉斯研究最新研究動向問題與徐德林教授進行了互動。
最后,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的段俊暉教授對本次線上講座進行了總結,他代表四川外國語大學及全體師生感謝徐德林教授為大家帶來這場長達三小時的學術盛宴,希望與會師生能依據徐教授提出的建議扎扎實實做研究,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威廉斯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
圖/文: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