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1年11月30日下午14:30,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川外社會學辦學十周年(2011-2021)學術名家講座”系列第十九講,通過線上騰訊會議成功舉辦。此次講座邀請了教育部高校社會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王寧教授擔任主講人,講座主題為《數字化時代的生產性消費與剝削形式的變化》。我院教師、全體研究生、部分本科生,以及院外師生共計200余人參與并聆聽了此次講座。會議由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副教授蔣亞麗主持。
座談環節,我校副校長嚴功軍教授蒞臨會議室,與王寧教授就社會學學科未來發展方向、外語院校中社會學專業與語言專業的結合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隨后,我院院長林移剛教授向王教授介紹了學院概況及社會學辦學情況,王教授也與我院教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對我院社會學學科建設提出了重要指導意見。
在隨后的講座中,王教授首先討論了“剩余價值剝削論”,認為“剩余價值剝削論”既忽略了平臺對產消者的剝削不同于工廠資本對勞動者剝削的特征,而且也難以充分解釋平臺公司的價值來源以及價值獲取的創新性;隨后闡述了“價值的社會創造論”,王教授指出,“價值的社會創造論”忽略了平臺的價值來源的前提條件和基礎——產消者勞動所創造的交換價值;最后,鑒于以上兩種理論的短板,王教授提出了第三種理論觀點——“外部性剝削論”,即在數字化時代,社交媒體公司的剝削,從對員工的剩余價值剝削擴展到了對消費者行為的外部性剝削。
王教授的精彩講座使各位師生受益匪淺,同時也引發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在講座最后的提問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與王教授進行互動。王教授耐心細致地逐一答疑解惑并與大家進行探討。講座結束后,林院長向王教授表達了深切的感謝,并邀請高教授再赴我院指導工作。本次講座作為“川外社會學辦學十周年(2011-2021)學術名家講座”系列第十九講,秉承著“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理念,我院師生將不斷潛心學術、追求進步,推動四川外國語大學社會學專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