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文章來源: 點擊數(shù):[]
11月27日下午13點半,應我校日語系主任黃芳老師的邀請,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語專業(yè)教指委日語分委會主任委員、中華日本學會副會長修剛教授為我校教師和研究生舉行了特別演講,講座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到場人員有黃芳老師、陳可冉老師和吳揚老師以及MTI專業(yè)的研究生,多位老師在線上觀看了這次講座。
演講1的題目為“‘樹人’與‘術業(yè)’—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的思考”。修剛從日語專業(yè)“術業(yè)“與“樹人”的特征、日語專業(yè)“樹人”與“術業(yè)”關聯(lián)、樹人、術業(yè)與任課教師等方面進行了講述。
修剛指出,專業(yè)教學凸顯的是立德樹人的教育性,是達成教育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日語專業(yè)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日語專業(y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引領作用,挖掘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隱形”中根植理想信念,實現(xiàn)知識與價值的同頻共振,做到日語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隱性結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同時,修剛還結合日本大學的“全人教育”理念,進一步指出不僅要使受教育者學習日語專業(yè)知識、掌握專門技能,成為能夠從事某種工作的“日語人”,更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自己時代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豐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開發(fā)自己的潛能,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自己成為“德人”。
演講2的題目為“政治文獻日譯翻譯理論與實踐”。修剛通過自身政治文獻翻譯實踐的經(jīng)驗,敘述了政治文獻翻譯過程中的難點和策略。同時還表示,翻譯過程中應該把受眾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在不違反原著思想的基礎上,受眾的理解度是我們譯者最應該關注的地方。對于政治文獻翻譯,既要堅持中國的基本觀念,同時還要靈活的翻譯特色詞語,促進受眾對中國基本國策方針的理解,進而達到更準確有效地傳播中國聲音的目的。
講座末尾,修剛和日語系教師探討了目前我校在日語口譯、日語筆譯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目前日語系翻譯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做了積極的評價。同時,還對同學們在政治文獻翻譯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陳可冉老師表示,此次的特別講座對我校日語專業(yè)教師豐富課程內涵,以及日語專業(yè)學生未來從事日語教育工作、日語翻譯工作都有莫大的幫助。
圖/文:日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