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19年12月28日,由我校德語系主辦、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協辦的四川外國語大學“文化學研究所”揭牌暨“歌樂講壇”啟動儀式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上午的學術報告會在博文樓三樓舉行,下午的“文化學研究所”揭牌儀式以及大會報告在宏文樓二樓國際報告廳舉行,一日的學術盛典讓學生們受益匪淺,同時大家共同見證了川外文化研究所的“誕生”,學術高樓基底的建成。
上午的報告分為兩場。第一場中,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史良老師以“模仿、象征、游戲與擬真——試論現代后現代文學、藝術觀念的演變”為題仔細梳理了模仿這一概念,借用古德曼的觀點,將“象征”作為“反模仿對‘藝術語言’表現力的挖掘”做出了詳細的說明。四川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雷蕾老師則以 “讓·保爾的《奧恩塔爾快樂的教師瑪麗亞·武茨的生平》作為研究對象,以“日常和對日常的打破”為出發點,主要分析了主人公伍茨不同生活階段對日常的暫停。第二場的報告者為四川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劉洋老師和劉海婷副教授。他們分別作了題為《威廉邁斯特漫游年代中歌德的自然和科學觀》及《德國戰后文學中的創傷記憶》的報告。兩位老師分別圍繞歌德的自然觀、科學觀以及二戰后德國民眾作為“受害者”的記憶作出詳細闡述。
報告會現場
下午3點,在德語系系主任李大雪教授的主持下,我校校長李克勇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前所長,四川外國語大學文化學研究所主任王炳鈞教授以及重慶市德語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文化研究所中心主任馮亞琳教授相繼致辭,隨后由校長李克勇教授和四川外國語大學文化學研究所主任王炳鈞教授共同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文化學研究所揭牌,標志著四川外國語大學“文化學研究所”正式成立,對我校學科發展意義非凡。
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以后,自由論壇環節正式開始。我校德語系鄭萌芽副教授作為本次論壇的主持人向參會師生介紹了四位論壇嘉賓的學術背景,緊接著四位教授(北外王炳鈞教授,中山大學楊勁教授,川外李小青教授和馮亞琳教授)分別闡述了自己對文化學的看法和與文化學的淵源,并詳細耐心的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自由論壇現場
在隨后的大會報告環節,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張赟副教授首先以《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貝爾》中的空間書寫與生存危機》為題,以小說結構層面具備的空間效果為出發點,具體分析了小說內部的空間結構,并詳細探討了主人公的行為活動,感知方式,生存狀態及其與空間之間存在的張力關系。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丁君君副教授帶來了題為“紙條與情感”的精彩講座。她以歌德和夏綠蒂·馮·施泰因夫人的書信、紙條為例,通過分析激情斷裂的語言,用獨一無二的他者隱喻獨一無二的自我,隱喻社會癥狀和自由缺失,使文學中的愛情具有了抽象的表達自我的可能性。
在全天報告的交流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踴躍就現代后現代文學當中的“模仿”中文本生成過程中讀者的角色以及文學的敘述策略、對“日常生活”的定義、歌德在小說中所傳達的“通過采集而獲取經驗感知世界的方法”、身份認同、時空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無論老師還是同學都獲益匪淺,此次學術活動以及揭牌儀式取得圓滿成功。
合影留念
圖/文:德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