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2年6月15日上午10點,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院長覃江華教授應我校科研處邀請,為我校師生開展了題為“翻譯與中國近現代知識話語生成——以哲學家謝無量的翻譯活動為例”的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我??蒲刑幪庨L胡安江主持。講座開始前,胡安江對覃江華教授致以熱烈的歡迎與感謝,并向同學們介紹了覃教授在知識翻譯學和哲學相關領域研究的突出貢獻。
講座伊始,覃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清末民初的時代背景和學術發展情況,并且指出當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導致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的大轉向,使得翻譯異軍突起,帶來了新的知識的生產可能性。接下來,覃教授從:創辦期刊與知識話語重構,出版翻譯著作與知識話語重構,以及編譯新式教材與知識話語重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他強調,翻譯期刊是知識生產、保存和流通的重要載體?;仡?0世紀學術發展歷史,在思想風氣新舊嬗變之際,起到引領作用的往往是一兩家期刊。同時,謝無量的研究重點還在出版外國翻譯著作上。謝的譯作《憲法學研究概論》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外國法律文獻的節譯本,在學術史上有著十分獨特的意義。在教材編譯方面,覃教授提出當時的研究有三個方面分別是“西學著作”、“海外漢學”以及“傳統經典”的譯編。謝的編譯使得西方知識進入中國,地方性的知識走向世界。通過有選擇的批判性翻譯,構建起來一座融通古今中外知識體系的橋梁。同時,他對中國傳統思想進行系統總結和全新闡釋,推動了傳統經學理學到現代哲學的、歷史學的翻譯與轉型。
講座結束后,覃教授同線上的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深入地交流互動,并對同學們關心的翻譯研究選題和研究對象的選擇問題作了詳細的解答。胡處長總結了覃教授的深入淺出、精彩紛呈的演講,并指出同學們應該向翻譯研究中的難點和冷門努力研究,要轉變學習思維改進學習方法,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取得進步。
圖/文: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