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1年3月29日,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全國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導師王思斌教授應邀蒞臨我校,對我校社會學學科專業建設進行指導,并為師生開展講座。
下午4點過,學校黨委副書記茍朝莉在東區博文樓社會治理創新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會見了王思斌教授。茍朝莉對王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其多年以來為我校社會學學科專業建設提供的指導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并希望王教授繼續關注、支持和指導我校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
王思斌教授與校黨委副書記茍朝莉見面會談
緊接著,在博文樓107會議室,王思斌與國際法學院黨總支書記陳功、院長林移剛以及院長助理蔣亞麗以及近二十名師生代表進行座談。林移剛對我校社會學學科建設現狀、困境及改革措施,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點方向設置、特色打造、師資隊伍、辦學條件、社會服務、招生就業等方面情況進行了介紹。王思斌對我校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點的辦學情況與成績給予肯定,并對社會學學科建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學科建設可從三個方面著力。第一,聚地方特色,出系列成果。應以學科建設為大局,組建學術團隊,立足川渝地域特色、緊跟國家政策方針、聚焦社會學專業,進行“政策+學術”的研究,合力推出社會學專欄系列研究成果。第二,融學院力量,創獨特品牌。應充分整合社會學、社會工作和法學專業的師資力量,跨專業融合發展。第三,重積極參與,善推廣自我。應積極參與社會學、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學術活動,如承辦社會學年會分論壇、邀請教指委專家考察指導等,提高本學科點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王思斌教授指導我校社會學學科建設
合影
晚上7點,王思斌在西區歌樂樓A3報告廳為我校師生開展了題為“鄉村振興中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的發展”的學術講座。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陳功致感謝辭并介紹參與嘉賓。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副院長鄧曉梅主持講座。重慶市民政局慈善事業促進與社會工作處處長周思穎、副處長肖丹與近200名師生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
王思斌教授解讀新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任務
講座從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任務開始談起。在為大家細致解讀了新發展格局的任務后,王思斌教授對我國新階段構建新格局背景下的經濟-社會政策發展目標、政策方向進行了一一闡釋。在此基礎上,他提出要從建構新格局的角度看農村經濟—社會政策的選擇。他指出,暢通國內大循環必須要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在這一背景下,王思斌教授系統地分析了鄉村全面振興下的經濟—社會政策框架,提出鄉村振興中經濟-社會政策綜合發展的主要構想。隨后,王思斌教授對新發展階段新格局下的社會工作發展做出分析。他對近年來我國社會工作的新發展以及中央及政府部門發展社會工作的政策方向進行了詳細介紹,并重點圍繞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的建設與我國社會工作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認為社會工作事業在中國仍有較好前景,一定會穩定、理性發展,同時也指出未來還需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高持證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處理好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創新性與本地化的關系等工作方向,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體系。
講座中同學踴躍提問
講座尾聲,鄧曉梅就此次講座進行簡要總結,并再次感謝王思斌教授為師生帶來一場充滿激情、凝聚智慧、飽含真知的學術報告。現場同學積極踴躍向王老師提問交流,涉及社會工作專業自主性、鄉村振興中社工如何作為等問題。王老師耐心地為同學們一一解答,展現了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誨人不倦的學者風范。最后,兩個半小時的講座在持久的掌聲中落幕。
王思斌教授與大家親切合影
王思斌教授是國內社會工作專業和學科的開創者和先行者,本次指導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為我校社會學學科建設、一流專業建設指明了方向,聆聽高水平的學術報告開拓了師生視野,增強了同學對專業的認同和熱愛。
圖/文: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