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文章來源: 點擊數:[]
6月5日,思政教育“進課堂”系列講座之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優勢和體系框架”順利開展。本次講座主講嘉賓來自教育部機關黨校工作辦公室主任胡銳軍。胡主任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傳統政治文化、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教育政治學研究,編撰出版多部著作,在《政治學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
胡銳軍結合自己多年相關研究,就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優勢和體系框架和大家做了交流與分享,帶領大家回憶了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出的背景,中國優勢和中國方案、價值路向及四重四應、推進路徑等。胡主任認為可以從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三個層面來體現我們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和方案。它是一個符合歷史邏輯發展的產物,在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展現出多方面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順應時代潮流,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具有強大的創新創造力。它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繼承發展,它的治理結構和政權結構更加合理和堅韌,治理路徑和治理目標清晰向善,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獨特高超,治理效能和治理效應高效可鑒。胡主任根據四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導向,即解決執政適應性問題、解決歷史使命性問題、解決社會現實性問題、解決發展應然性問題,分享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路向以及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四個重大成就: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隨后,胡主任講解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體系框架、國家治理與國家制度的關系、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評價指標、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和理論的地位等,分析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推進路徑,第一個就是要堅持和鞏固我們的制度,第二個就是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還要遵守和執行,這是我們的基本路徑。最后,胡主任分享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原則,即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的領導、“四個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創新精神、斗爭精神。
胡銳軍主任的講座內容豐富,簡明易懂,參與的老師們受益匪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胡妍老師分享感悟:通過胡老師的講座,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就是一部“現代化”的發展史。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就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構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通過一系列五年計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現代化實踐。從初期生產力的現代化,到今天“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發展戰略上來看,國家宏觀制度建設和發展戰略目標都以現代化為指向。從傳統“管理”到現代“治理”的跨越,是治國理政總模式,包括權力配置和行為方式的一種深刻的轉變。這既非傳統統治的“新瓶舊酒”,亦非西方治理理論的照搬照抄,是符合世情、國情和民情的現代國家建構的創新性理念。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道路上越走越寬闊,越走越自信。國際關系學院李海英老師講到:胡銳軍老師以非常全面的方式梳理了我國在十九大后國家治理方面的特點及優勢,對我們堅定制度自信,提供了滿滿的理論依據和實證。
圖/文: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