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2年5月13日15:00,由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和科研處聯合舉辦的“青年教師學術能力提升專題講座(四)——“新文科視野下的體認語言學前沿探索”第一講:理論前沿在立德樓C117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體認語言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翻譯認知研究會顧問、我校博士生導師王寅教授主講,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部長胡登全教授主持,全校5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之始,王寅教授以“新文科”建設為背景,提出了“新文科”與“跨學科”一脈相承,“新文科”應緊扣哲學、與時俱進。王教授總結了西方2500余年來哲學發展的節點和脈絡,并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例,闡述了語言學與后現代哲學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王寅教授從“隱喻認知論”“圖示范疇論”“SOS理解模型”“事件域認知模型”等方面,闡釋“哲學與語言學互為搖籃”。
隨后,他從20世紀語言學三場革命及其發展談到本土化的體認語言學,提出體認語言學(ECL)的語言新觀:體認語言學的核心原則是“現認語”解釋力(從自身感知經驗中找語言成因)。
最后,王寅教授通過體認語言學的具體實踐場景,如英語中的升降調和漢語中的4個聲調,生動形象地指出理論應當回歸實踐。并提出“苦己心智,勞己筋骨,以解放學生為己任”的21世紀為師之道。 胡登全對講座作了總結,他說,王寅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新文科”與哲學的互動關系,體現了“語言是社會生產力,語言是民族凝聚劑,語言是知識儲備庫,語言是人類的家園”,讓在場的師生受益匪淺。大家應通過體認語言學學習,理解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內涵,助力學校“新文科”建設。
圖/文: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