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文章來源: 點擊數:[]
思政教育“進課堂”師資團隊系列培訓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法譯解析”于5月25日順利開講。本次主講嘉賓為外文出版社首席法文專家宮結實教授。宮教授于2009年被評為“中國外文局建局70周年杰出貢獻獎”,編撰多部雙語工具書,審定多部法文圖書,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習近平《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等。本次講座由法意語系楊少琳教授主持,來自法意語系、東方語學院、翻譯學院、國際關系學院、英語學院、商務英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院系教師及部分學生參加了講座。
為了本次講座更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宮結實教授提前了解了老師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著重解析了政治文獻的用語規范、結構邏輯、說理性等問題,強調翻譯要遵從忠實性原則,保證原文意思的完整和準確。緊接著從政治文獻的原文理解、中國特色詞匯、隱喻、用典和引語、數字、重復和替代、文化差異等角度從發,結合實際案例來分析講解了政治文獻的法文翻譯的重難點及注意事項。隨后,宮教授提出了譯者定位,認為譯者應該隱身,守位不錯位,到位不缺位,補位不越位。最后,宮教授分享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書名的翻譯過程,分從“姓名拼音”、“談”、“治國理政”三個部分進行了解析。
講座結束后,宮教授與老師們進行了在線互動,熱心地解答了老師們的疑惑,給老師們帶來了諸多感悟和啟發。
法意語系劉帥鋒老師分享說“宮老師的講座大處立意,舉例豐富,對于課堂教學很有指導意義。講座通過主旨講解和主題多樣的翻譯經驗分享,使我們了解政治文獻翻譯的嚴肅性,原文理解的重要性,譯者定位的原則性。在真切體會語言差異、文化差異、文化沖突、政治立場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初步掌握了政治文獻翻譯的處理原則和處理方法,進一步增強了翻譯的政治意識、語言意識和受眾意識。”
商務英語學院的陳敏老師分享到,“宮老師講了一些自己的個人看法,比如翻譯時名詞化或者動詞保留,覺得非常受用。每個人對同一翻譯對象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體會。翻譯是一件‘遺憾’的工作,完成后,總覺得還可以做到更好。”
宮教授的講座也讓學生們受益匪淺,2018級法意語系的學生葉月梅說,“首先很榮幸能聽到宮老師的線上講座,以往很少能聽到真正的幕后政治翻譯專家的分享。最大的感受就是譯者在面對政治文本翻譯時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翻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詞時,譯者更加謹慎,反復推敲,在體現中國特色和被目的語讀者所理解中做一個權衡和平衡。再者,這本書的多種譯本的出版,也讓我更加體會到話語權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層面所作出的努力。”
圖/文: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