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文章來源: 點擊數:[]
四川外國語大學2021年語料庫語言學系列講座于4月14日14:30在騰訊會議平臺正式開講。本次系列學術活動由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主辦,英語學院承辦,科研處、語言智能學院、外國語文研究中心等單位協辦。學校領導王仁強副校長,英院學院張旭春院長、科研處嚴功軍處長、研究生院趙永峰院長、劉興兵副院長、科研處馬武林副處長等領導參加了線上開幕式。王仁強副校長致辭,對本次語料庫語言學系列研討活動做了簡要介紹,并預祝本次語料庫語言學系列講座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系列學術講座第一講主講專家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衛乃興教授,報告題目為“Thirty years on: where have we reached in semantic prosody studies”。講座由外國語文研究中心蘇杭教授主持,吳淑瓊教授、鄧宇博士等校內以及眾多校外學者積極參與,線上會議人數達600余人。
講座伊始,蘇杭教授對衛乃興教授做客本次講座表達了衷心感謝,并簡要介紹了衛老師在推動中國語料庫語言學發展中所做出的貢獻,同時蘇杭教授也對本次參會嘉賓表示了熱烈歡迎。首先,衛教授以Semantic Prosody(語義韻)的概念為切入點展開講座。衛教授講述了語義韻的三種觀點及其界定特征,分別為語義傳染說、內涵意義說和功能說。接著,衛教授又使用語料庫中的中英實例分別詳述了語義韻的承載單位,語義韻的語義趨向、語義關系,語義韻的分類以及研究方法等問題。最后,衛教授就局部語義韻(local semantic prosody)進行了詳細講授。衛乃興教授在講授過程中將語義韻的理論背景與研究實例相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闡述了語義韻的研究方法,引發了參會學者的積極思考與討論。
講座最后,蘇杭教授對衛乃興教授的講座內容做了簡要總結,衛乃興教授隨后對本次參會學者提出的問題給出了詳細、專業的解答。
該講座為系列講座,具體安排見下表,歡迎全校師生參加講座。
講座 順序 |
主講人 |
主持人 |
題目 |
時間 |
騰訊 會議號 |
第一講 |
衛乃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蘇杭 四川外國語大學 |
Thirty years on: Where have we reached in semantic prosody studies |
2021.4.14 14:30–16:30 |
會議號:688 417 758 |
第二講 |
李文中 浙江工商大學 |
吳淑瓊 四川外國語大學 |
語料庫研究與數據科學 |
2021.4.15 14:30–16:30 |
會議號:766 299 601 |
第三講 |
胡顯耀 西南大學 |
蘇杭 四川外國語大學 |
語料庫文體統計學方法與應用 |
2021.4.19 15:00–17:00 |
會議號:805 134 758 |
第四講 |
雷蕾 上海交通大學 |
吳淑瓊 四川外國語大學 |
What you say tells who you are: A study on lexical use and social class |
2021.4.20 19:00–21:00 |
會議號:139 484 880 |
第五講 |
許家金( 北京外國語大學 |
蘇杭 四川外國語大學 |
近百年漢語書面語的語域演變研究 |
2021.4.23 14:00–16:00 |
會議號:333 894 061 |
第六講 |
姜峰 吉林大學 |
蘇杭 四川外國語大學 |
學術語篇的修辭渲染與科學理性 |
2021.4.28 19:00–21:00 |
會議號:279 514 577 |
第七講 |
梁茂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王仁強 四川外國語大學 |
大數據背景下的語言資源建設 |
2021.4.30 14:30–16:30 |
會議號:405 861 951 |
線上會場
線下會場
圖/文:英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