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文章來源: 點擊數:[]
9月10日下午,應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研究會會長張法連教授在西區教學樓C1-2為我校師生做了題為“法律翻譯的倫理觀思考”的學術講座。翻譯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胡安江教授主持講座。
講座開始之前,胡安江教授對張法連教授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由衷的感謝,并向大家介紹了張法連教授在法律翻譯學術研究與實踐中取得的卓著成就。
張法連教授
張法連教授的講座從“什么是法律語言服務”這一問題展開,首先給大家介紹了法律語言服務和法律英語翻譯的內涵,認為法律英語翻譯是法律語言服務的主要內容,強調了法律英語的基礎性作用。接著,張法連教授以美國法作為切入點,結合目前國內所面臨的涉外法治專業人才培養以及語言服務等方面的問題,跟大家分享了有關法律語言服務倫理觀的思考。通過對法律語言服務倫理觀三個基本構成要素的剖析,張教授認為翻譯活動不可避免地會具有倫理性,進而指出因法律語言的特殊性,法律翻譯倫理的核心始終是精準、客觀的傳達意義,譯者必須掌握法律語言及與法律語言交際相關的文化能力。講座中,張教授結合個人在外訪學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法律翻譯實踐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多個翻譯術語和相關案例,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樹立正確的倫理觀的重要性。最后,張教授再次強調了正確的法律語言服務倫理觀是保證法律語言服務質量的前提,并鼓勵在座的師生投身于法律英語翻譯的實踐探索和科學研究。
問答現場
在問答環節中,張法連教授與我校師生就法律翻譯的質量與標準,法律術語的對等,法律英語證書考試等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張法連教授也耐心地解答了所有問題,分享了他的翻譯經歷與經驗。最后,胡安江教授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并代表全體師生再次感謝張法連教授的精彩分享。
合影留念
圖/文 翻譯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