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文章來源: 點擊數:[]
2021年4月26日-27日,中國外文局高級編審、2019年中國外文局杰出貢獻者獎得主大衛?弗格森(David Ferguson)先生在宏文樓國際報告廳和圖書館505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人工智能與翻譯的未來”的講座,講座翻譯學院李希希博士主持。
大衛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弗格森先生通過“六度分隔原則”對自己進行了一個簡要的自我介紹,并向大家分享了兩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英譯版,引出了“Task-driven”和“Objective-driven”這兩個概念。
大衛與同學們互動
講座中,弗格森先生對中國的國際話語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深刻分析了中國國際話語體系的問題。弗格森先生認為,真正有力量的國際話語表達應該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此基礎上融入“人”的元素。這樣的表達才能深入人心。講座中弗格森先生還展示了西方媒體網站上一系列對中國的偏見和謠言來說明中國增強文化軟實力和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接下來,弗格森先生運用實例向與會者展現翻譯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如誤用詞匯、副詞濫用等,并給予了中國譯者一些實用的建議。他同時強調,目前機器翻譯并不能發現這些微小的問題,只有人類才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讓譯文更加準確有價值。這極大地鼓舞了在座的聽眾。
整場講座內容豐富,形式生動。讓在座師生除了在專業學習方面受到啟發外,還深感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肩負著“講好中國故事”的歷史使命。
圖/文:翻譯學院、教師發展中心、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