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文章來源: 點擊數:[]
7月16日至8月18日,我校語言病理學研究團隊9名成員赴華東師范大學參加暑期“言語治療教育康復技能”的專題培訓。此次培訓班由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康復學系、言語聽覺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泰億格康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除我校團隊成員外,還有來自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康復學系、福建醫科大學、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語曦言語康復中心等單位的近50名學員參加此次培訓班。此次培訓涵蓋了“教育康復學”的核心內容,以“言語障礙的評估與矯治”為重點,從聽覺、言語、語言、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對不同障別兒童的評估與康復進行了全面介紹。
7月16日上午9點,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康復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杜曉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智慧康復模式下言語語言康復的內容和形式,向培訓班學員傳遞了“醫教結合、智慧康復、精準評估、有效訓練”四大理念,接著,在學員的熱烈掌聲中,此次培訓班正式拉開序幕。
本次培訓班課程主要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知識部分主要由華東師范大學言語聽覺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康復學系黃昭鳴教授,教育學部教育康復學系萬勤副教授,王勇麗博士等主講,授課內容主要涉及“教育康復學導論、小兒腦癱運動評估與訓練、聽覺障礙的評估與訓練、言語構音障礙的評估與訓練、語言認知障礙的評估與訓練、情緒行為障礙的認知與訓練”六大部分。其中,在言語構音障礙的評估與訓練部分,萬勤副教授從呼吸、發聲、共鳴、構音、語音五大板塊為我們構建了關于嗓音障礙評估治療的宏觀體系。實踐操作部分主要由上海泰億格康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康復學系客座教授周紅省,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康復學系博士生庾曉萌和張奕雯等主講,主要涉及言語康復評估和訓練的相關實踐技能、言語康復相關的現代化康復技術操作以及相關輔具的使用。授課教師將目前國際上先進的言語治療理論——ICF框架下的言語-語言康復標準與國內言語治療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真實的案例分析、學員模擬患者拍攝評估與治療視頻以及課后評講等方式,加深了學員對言語-語言評估與訓練的理解與掌握。
本次培訓課程內容翔實、重點突出,課程設置安排緊湊且富有邏輯;通過醫教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快速提升了學員的語言康復專業技能;小組康復、家庭康復、自助式康復等豐富的治療模式,拓寬了學員的視野;授課教師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教學方法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
我校語言病理學研究團隊此次赴華東師范大學學習,提升了團隊成員的專業素養,強化了有關言語障礙康復的知識體系,并為接下來的語言病理學專業知識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通過與其他院校的交流、學習,進一步了解了不同院校語言病理學專業的發展及其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明確我校語言病理學團隊的發展目標,從而更好地融入全國同行并打造領先的科研團隊。
團隊成員與黃昭鳴教授合影
團隊成員與周紅省教授合影
團隊成員課堂交流互動
團隊成員課堂實操分享